缽缽雞是四川的漢族傳統(tǒng)名小吃,屬于川菜系。從清代流傳至今已有上百年的歷史。是以陶器缽盛放配以麻辣為主的佐料,加上多種調(diào)料的去骨雞片拌和而成。有皮脆肉嫩,麻辣鮮香,甜咸適中的特色。吃奶湯面時配以缽缽雞,別具風(fēng)格。1990年獲成都市個體名小吃優(yōu)質(zhì)獎,1991年被成都市人民政府命名為優(yōu)質(zhì)名小吃。
學(xué)生:盧祥宇
學(xué)習(xí)時間:7個月
籍貫:遼寧沈陽
菜品名稱:缽缽雞
主料:雞腿4個、雞胗3個、海帶1大塊、木耳(水發(fā))1把、藕1節(jié)
調(diào)料:食鹽適量、蔥1小把、姜1塊、蒜4瓣、郫縣豆瓣醬、2湯匙雞湯、4碗白糖、2茶匙辣椒油、白芝麻適量、花椒粉1茶匙、胡椒粉1茶匙
制作方法:
1、雞腿、雞胗、老姜片、蔥放入鍋中,倒入剛好沒過雞腿的清水,大火煮開后小火15分鐘;
2、雞腿和雞胗撈出來,馬上過幾遍涼水,雞皮可以剝下來,雞肉和雞胗都切成片狀;
3、雞湯過濾一下待用藕切成片,泡一下水,和木耳、海帶一并煮幾分鐘,斷生就可以了,撈出來,過幾遍涼水,海帶切寬條狀,待用;鍋里放大概2-3飯碗的雞湯,雞湯過濾一下待用;
4、凈鍋中燒熱半碗油,趁熱倒入裝有較多辣椒粉的大碗中,這樣就獲得了油辣椒;
5、雞湯倒入鍋中,加入郫縣豆瓣醬、蒜片、適量鹽、胡椒末、白糖,大火煮沸后,小火10分鐘熬制;
6、過濾熬好的底湯,倒入油辣椒大碗中,待涼一下;
7、用竹簽把之前煮好切好的雞肉和素菜都分別串起來,還可以單獨串上幾串雞皮串;
8、白芝麻炒香,撒入底湯中,將串放入底湯中就可以了。